您所在的位置:做车牌 > 车牌资讯 > 正文

上海取消送牌政策,却没有抢购潮,大城市不再需要PHEV?

做车牌 日期:2022/10/24 11:06:10

明年,上海免费给插混的绿牌就不再发放了。



这件事,相信各位在上海的朋友比我们更关注,一旦拖到2023年元旦之后,就无法再享受9万元的车牌免费上的待遇了。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开始上海消费者购买插电混动和增程式混动车,既不能享受补贴,也必须得和传统燃油车一样拍牌。


看完政策,按照常理我们会认为在上海的消费者们,应当会为了免费的插混牌照而且抢购一波插电式混动车型。不过事实却非如此,根据上海当地的经销商获悉,目前市场很平静,没有出现预期的抢购潮,甚至销量还不如今年年初的表现。


为何上海没有出现对插混的抢购潮?车企最担心的是什么?


上海市场现状,没有抢购潮?


拿几位上海市民之前购车的方案来分析,即便没有购车牌照,有拍牌资格之后果断的选择拍了一个燃油车牌照,最终选择了一辆燃油车。而他身边的几位朋友,也都是中高收入家庭,对插混的兴趣不是很浓,选择只有两种,无非是燃油和纯电。


那么对高收入人群来说,免费的拍照不足以吸引他们去选择插电式混动,可能家庭名下已经有了几块车牌,燃油车的选择更多样化、电车的充电问题也能得以满足;而低收入人群,可能近些年已经没有了买车的欲望。


以上是一部分消费者给我的反馈,不能代表大多数上海市民,但能代表一小部分的选择大致如此。



车企方面有专注于插混和增程式混动的厂商,在得知年底的购车政策之后,做了一些特定的产能调整安排,想收割一下“抢购”的红利,但,目前看来是落空了。上海没有出现计划中的抢购潮。


上海目前在售的插混或者增程的车型,卖的不错的已经开始不接受新的订单,例如比亚迪;卖不动的产品,正在加紧消化库存。像理想这种订单制生产的还好,不会受到这波政策的影响而导致库存增多的情况,订一台产一台,品牌打算在2023年推出纯电计划也应该是受到了政策的影响。


而在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已经有经销商选择在上海不太好卖的PHEV车型的终端店内开始串货,来解决当地的市场需求。



可见,上海市内消费者对于插电式混动车型这种大宗商品的消费欲望比较低,而且燃油车和纯电车可能是有消费欲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的产品。


插混在大城市走不通,就没市场了?


聊到上海的插混新政,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场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总销量是3.61万辆,位居上半年1-6月国内卖插混卖的最好的城市。即便卖的最好也仅有3万多台的销量,而像广州、重庆、成都这几个城市销量没有超过5000台,北京更是没有突破前十名。


可以这么说,一旦上海开始实施插混新政,插混汽车将会失去最主要的市场。


购买插混不再送绿牌,插混汽车就失去了一大优势,毕竟一张上海牌照指标竞拍价格在10万元左右;既然都得拍指标,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个种类更丰富、价格也更便宜的燃油车?然后另一种,只为市区通勤、家庭第二辆车、没有续航焦虑,纯电车仍然还是免费送指标。



这就意味着,上海市插混车型的增量市场在2023年之后不存在了。


这一政策目前只有上海出台,但是上海是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政策试验田,对新能源汽车管理政策具有风向标作用。而且北京一直都没有针对插混车型,推出过照顾政策。


插混车型失去上海这一个市场,其实不是各大车企所担心的,更令他们担心的其实是引起连锁反应。在北京和上海两大一线城市,相继没有了对插电式混动汽车特殊政策之后,有可能会有其他一线城市跟进,取消插电式混动汽车的绿牌指标。


根据上半年公布的插混汽车销量排行,前十名当中,包含了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成都、重庆等多个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要知道,插混车型的主力市场就是这些能承担起相对较高消费水平、汽车增量或减量发展的城市;而在没有限号的二线、三线等城市里,和电动车一样,燃油车往往会是购车人群的首选。



也就是说,插电式混动这种产品,只能在大城市中找到增量市场,在其他市场中并不算最优选。


所以,如果之后一旦有更多的大城市跟进上海的插混新政,插混基本上就没了市场,车企也会相应的调整产能,迎合政策。


一线城市走不通,插混会去哪?


插混在一线城市的路逐渐走窄了,北京、上海两大城市,都将没有照顾性的政策,但同时市面上在售的插混/增程汽车的数量又有百余款之多。那么,这些品牌和产品,都该走向哪里?


结合上文总结两点:


大城市对插混车型的需求不大,依靠政策扶持上海才有了1-6月的3万台销量,否则也达不到这个水平。即便2023年开始不发放免费拍照,距离年底还有2个月时间,上海仍然未出现插混的抢购潮;


其他主要一线、准一线城市,有可能效仿北京和上海的政策,前提是把纯电车的补能设施做到尽可能的完善之后,才会跟风取消照顾性政策。



之后的走向其实已经很明确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车企会做出适应性的产能调整,减少插电式混动的产能或按需供应订单制生产,纯电依然是大的发展主线;在年底,车企可能会对上海市场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政策,能卖一台是一台。


其次,在一线城市难以开辟增量市场之后,一定会转向二线、三线等城市发力,成为部分城市过度到电动化的产品,同时会配合当地推出的扶持政策。其他城市在充电配套设施没有完善的前提下,肯定会慎重跟进。


电话:13218726131